巧克力和可可一樣嗎?控糖族必看!5招教你吃得健康又滿足

目錄

在辦公室壓力大時,來一塊香甜的巧克力,幸福感瞬間爆棚;想減肥又怕胖,就改喝一杯暖心的無糖可可。但你真的了解它們嗎?巧克力和可可,這對「好兄弟」的關係,其實比你想得更複雜。想在享受甜蜜的同時維持健康,就得先搞懂這兩者的差別!

本篇文章由 PPALLIGO 營養師團隊 為你量身打造,提供 5 招健康指南:從挑選黑巧克力、利用可可粉製作低糖飲品、到了解可可脂與多酚功效,教你在日常生活中輕鬆運用巧克力與可可,兼顧 控糖、減脂與均衡飲食

巧克力和可可一樣嗎?控糖族必看!5招教你吃得健康又滿足

巧克力和可可有什麼差別?

「巧克力」與「可可」雖然密切相關,但用途與營養成分不同。了解兩者差異,有助於控糖族或健康飲食者選擇最適合的零食或飲品。

巧克力是怎麼做出來的?

巧克力的製作源自可可豆。完整流程包括:

  1. 發酵與烘焙:透過發酵與烘焙帶出可可的香氣。
  2. 研磨與分離:將可可豆研磨,分出「可可脂」與「可可膏」。
  3. 配方調製:依照不同產品,加入糖、奶粉、香草或堅果。
  4. 成型與冷卻:經過攪拌與溫度調控,最後成為我們熟悉的巧克力。

需要注意的是,若產品使用「代可可脂」或植物油取代天然可可脂,根據《衛生福利部》規範,則不得標示為巧克力,購買時要細讀成分標示。

📌小提醒:想在享受美味的同時減少負擔,可以選擇標示「純可可脂」的黑巧克力,不僅風味更濃郁,還能避免攝取過多額外油脂。

可可和巧克力一樣嗎?

根據食力Next的報導,巧克力的來源,其實要從 可可果實 說起,可可樹會結出可可果,裡面包覆著可可果實,可可豆一開始其實是白色,當果實成熟後,需要經過發酵、日曬,才會變成我們熟悉的 乾燥可可豆

接著,可可豆會進一步被研磨與加工,分離出 可可膏、可可脂與可可粉。這些半成品可以直接用在烘焙或沖泡飲品,也能再加上糖、奶粉、堅果等配料,製作成不同口味的 巧克力

換句話說,可可是原料,巧克力是加工後的成品。兩者雖然有關聯,但並不能劃上等號。很多人會直接把「可可」當成「巧克力」來稱呼,其實是一種常見的誤解。

  • 可可 (Cocoa)

    可可來自於可可樹上的可可豆,經過發酵、曬乾、烘烤、研磨後,會製成可可粉可可膏。這時的可可,幾乎不含糖,富含膳食纖維、多酚和黃烷醇等營養素,對人體有許多好處。簡單來說,可可就是最純粹的營養精華

  • 巧克力 (Chocolate)

    巧克力則是以可可為基底,額外添加了可可脂牛奶等成分,再經過調溫、塑形等複雜工序製成。市售的巧克力種類繁多,從香醇的黑巧克力到甜膩的白巧克力,其營養價值和熱量也大不相同。

比較項目可可巧克力
主要成分可可豆研磨物(可可粉、可可膏)可可、可可脂、糖、牛奶等
營養價值富含多酚、黃烷醇、膳食纖維依可可含量和添加物而異
糖分幾乎無糖依種類而異,通常較高
用途沖泡飲品、製作甜點直接食用、製作甜點

延伸閱讀:可可跟巧克力一樣嗎?無糖可可粉功效與成分:多酚與可可鹼

可可豆的營養秘密 

可可豆不只是巧克力原料,還含有 可可脂、可可多酚與微量礦物質,適合控糖、減脂、追求健康者。

可可豆的成分有哪些?

可可豆主要包含三大類成分:

  1. 可可脂(約50%):單元與多元不飽和脂肪酸,滑順口感
  2. 可可固形物:蛋白質、膳食纖維、鎂、鋅、鐵
  3. 生物活性物質:可可多酚,天然抗氧化

此外,可可豆還含有少量咖啡因與茶鹼,提供淡淡的提神效果,但含量通常低於咖啡,適合日常飲食中適量攝取。

可可脂和可可多酚有什麼作用?

  • 可可脂:提供巧克力特有的滑順口感與香氣,是烘焙與製作巧克力的基礎。雖然屬於脂肪,但選擇 高可可固形物、少糖的黑巧克力,能控制額外糖分與油脂攝取,對維持均衡飲食有幫助。
  • 可可多酚:為可可豆中主要的天然抗氧化成分。黑巧克力與純可可粉是多酚含量較高的來源,若想控糖或減少熱量攝取,可以選擇 70%以上黑巧克力無糖可可粉沖泡飲品

📌 小提醒:在選購巧克力或可可產品時,建議查看可可固形物的含量,比例越高,可可風味越濃,糖分相對較低。避免使用代可可脂或高糖巧克力,以控制總熱量攝取。

木桌上擺滿巧克力點心,包括一杯巧克力牛奶、一塊蛋糕、幾塊巧克力餅乾和一碗優格。

可可粉怎麼吃才健康?

可可粉不只是烘焙材料,也可以作為日常健康飲品或零食的基底。掌握正確食用方式,兼顧控糖與均衡飲食。

可可粉有哪些營養和特色?

  • 低糖、低脂:與巧克力相比,純可可粉幾乎不含糖與油脂,適合控糖與減脂飲食。
  • 豐富膳食纖維:可幫助增加飽足感,對維持均衡飲食有幫助。
  • 礦物質與天然抗氧化物質:含鎂、鐵、鋅等微量元素,以及可可多酚,增添營養價值。

可可粉可以怎麼吃?

  1. 沖泡飲品:可用無糖或低糖牛奶、植物奶沖泡,搭配少量天然甜味劑。
  2. 烘焙材料:可加入低糖蛋糕、餅乾或能量球,增添可可風味而不額外增加糖分。
  3. 料理調味:可用於早餐燕麥、優格或健康奶昔,提升口感與營養。
多種巧克力俯視圖,包括堅果與莓果巧克力磚、松露巧克力、可可豆及帶果樹枝

吃巧克力有好處嗎?怎麼吃才安心

巧克力不僅是零食,也常被視為提振心情的小確幸。了解巧克力的成分與科學研究,並掌握正確食用方式,可以讓你在享受美味的同時,兼顧 控糖與均衡飲食

研究怎麼看待巧克力的影響?

科學研究指出,黑巧克力與高可可含量巧克力 含有豐富的可可多酚,是可可豆中的天然抗氧化物質。這些成分為巧克力增添風味與營養價值,但需要注意以下幾點:

  • 糖與脂肪含量:市售巧克力多含糖與油脂,過量攝取容易增加熱量負擔。
  • 黑巧克力的選擇:70%以上可可固形物的黑巧克力,糖分較低且可可多酚較高,是較適合日常攝取的選擇。
  • 適量原則:研究建議每日攝取量應控制在 20–30 公克左右,作為小零食或調味使用即可。

日常飲食該怎麼吃巧克力?

巧克力不只是零食,也能成為日常飲食中的小確幸,只要掌握正確方式,就能兼顧 控糖與熱量管理。當作小零食時,建議選擇 70%以上黑巧克力,每次攝取 1–2 塊即可,既能滿足口感,又不會過量增加熱量。若想享受飲品的香濃口感,可以將 無糖可可粉加入低脂牛奶、燕麥奶或豆漿,再依個人口味調整甜度,不僅香氣濃郁,也能避免攝取過多糖分。

在烘焙或料理中,也可以靈活運用巧克力或可可粉。將黑巧克力或可可粉加入 低糖蛋糕、餅乾或燕麥片,能增添風味與口感,同時不額外增加糖量,讓美味與健康兼得。記得要注意 控制總熱量,避免巧克力同時搭配高糖飲料或甜食。

木桌上有多種巧克力,包括巧克力磚、巧克力餅乾、可可豆及香料,營造豐富的視覺效果

黑巧克力 vs 一般巧克力有什麼不同?

市面上巧克力種類多,從甜度高的牛奶巧克力到可可濃郁的黑巧克力,讓不少控糖族或減脂族困惑到底該如何挑選。根據台北市衛生局的新聞稿內容,了解兩者的差異與營養特性,有助於做出符合健康需求的選擇。

黑巧克力有什麼營養優勢?

黑巧克力通常指 可可固形物含量 70%以上 的巧克力,與一般牛奶巧克力相比,具備以下特色:

  1. 高可可多酚,天然抗氧化
  2. 糖分相對低,更容易控制熱量
  3. 濃郁口感,少量即可滿足
  4. 可依個人口味選擇 70–90% 的濃度

黑巧克力 vs 一般巧克力比較表

分類

黑巧克力 (70%以上)

一般巧克力 (牛奶巧克力)

可可固形物比例高 (70–90%)低 (20–50%)
糖分中低
脂肪
口感濃郁,可可香氣強甜味明顯,口感柔和
可可多酚含量
適合族群控糖族、減脂族、健康飲食者偶爾享用甜味、口感偏好者
食用建議每次 1–2 塊,或加入燕麥片、優格、低糖甜點偶爾享用,控制份量,避免攝取過多糖分
DIY應用烘焙、低糖甜點、健康飲品點心、甜點搭配,但需控制糖量

延伸閱讀:苦味可可和巧克力一樣嗎?可可是超級食物,對健康、皮膚和大腦有益,還有助減肥!

控糖、減脂也能享受濃郁巧克力!

品牌獨家配方,結合多國專利與國內外頂尖博士團隊 20 年研發,採先進酵母技術,內含山苦瓜GH肽與穩醣KL肽,幫助調整體質、維持餐後數值穩定。

三大健康元素:

  1. 穩醣KL肽,促進新陳代謝,樂享米飯麵食
  2. 天然迦納可可,歐盟安全認證,帶來濃郁堅果香氣
  3. 無乳化劑、人工香料、代糖與西藥成分,更安心

高可可固形物、低糖配方,保留濃郁口感又能控制熱量,無論直接享用或加入燕麥、優格、低糖甜點都適合。

👉 立即點擊,帶回家美味又健康的「脂輕巧 75% 機能巧克力」! 

延伸閱讀